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大樓
新冠疫情不是在改變歷史進程,而是在加快歷史進程。日本媒體稱,一個明顯現象是經濟和社會的數字化加快,原本在這股潮流中比較落后的日本,如今也像火山爆發一樣在全面推進數字化。數字革命的歷史應該會不可逆地向前推進,與數字化一同加速的是以美中對立為象征的全球分極化、分裂化。尋找新的國際秩序平衡點的混沌狀態估計會持續一段時間。
新冠危機是一場呼吁推進根本性、持續性改革的重大危機。美國政治學者、歐亞集團創始人兼總裁伊恩·布雷默認為,“9·11”、2008年金融危機、2009年H1N1型流感等危機并不足以推動世界變革,而新冠疫情是一個重大問題,正在對此前幾乎沒有進展的貧富差距、社會保障、醫療與國際合作等重要政治問題產生顯著影響,足以引發人們對社會和制度改革理想狀態的深入思考,同時也是世界啟動基于科學的合作的契機。
疫情加速塑造經濟新趨勢。西班牙《國家報》分析,如果將中國作為預測模型,加強本地生產、生產流程數字化以及可持續性等,將成為全球企業應該重視的一些趨勢。西班牙ESIC商學院研究生部教授克里斯托瓦爾·阿爾瓦雷斯說:“這些變革此前就已經出現,但現在正在加速?!睆娜蚧饺ト蚧?,制造商開始重視目前的斷供風險,中美貿易摩擦、英國脫歐、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斷裂等因素一起導致去全球化趨勢加速。
疫情正加速改變世界經濟格局。全球經濟正面臨嚴重動蕩,世界貿易低迷,全球價值鏈出現倒退。聯合國貿發會議分析,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預計將降到1萬億美元以下,明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繼續下降5%至10%,直到2022年才可能出現復蘇。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穆希薩·基圖伊表示,國際化生產的巨大動蕩將在未來十年對發展中國家產生重大影響。建立更具吸引力的公共服務系統,以及發展更具可持續性、更加環保的國民經濟,可為吸引投資提供助力。
疫情正改變全球科學研究方式?!度毡窘洕侣劇房恼J為,一方面,相關專家發表大量論文,迅速共享成果,但論文質量參差不齊;另一方面,其他領域的實驗和國際聯合研究等陷入停滯。通過快速共享研究成果,人們與新冠病毒的斗爭方式逐漸發生變化,為各國制定對策提供參考。同時,過于重視研究成果共享速度而帶來的問題也浮出水面。日本對未經同行評審而公布出來的論文增多感到擔憂。
疫情深刻影響全球政府形態?!按笳睍r代正在回歸,但其形式將不同以往,未來的政府服務將更加數字化、精干和分散化。政治機會主義和對新一輪大流行的恐懼將導致許多國家政府保留部分新獲得的權力。反應靈敏、數據驅動、精力充沛、愿意協作和善于創新的政府將證明自己能夠把本國社會從新冠病毒及其經濟破壞中解救出來,從而在未來獲得更多公眾信任。美國外交學會拉美問題高級研究員香農·奧尼爾認為,國家安全現在被定義得愈加寬泛,甚至包含市場混亂風險、對中國過度依賴或是提供就業機會,當然,維持甚至擴大自由貿易的努力不會結束。美國計算機密碼學專家、哈佛大學研究員布魯斯·施奈爾認為,在西方社會發生了一場圍繞個人數據使用的根本性較量,它把個人的隱私權與這些數據對于我們的集體價值對立起來。
疫情和科技加速推進城市進行根本性變革。西班牙專家稱,我們再次面對大城市目前的脆弱性。大城市給予普通公民的利益和好處跟不上自身成本和風險的上升速度,并且在面臨嚴重打擊時所受到的影響將成倍放大。因此,城市大小、規劃、與公民密切相關的基本服務組織、流動性等都必須適應人口規模,這就要求必須將決策權歸還給公民,并使少數人的私權服從于集體的公共需求。(刊于《半月談內部版》2020年第9期)